为深化湘南地方特色舞蹈文化传承与创新,推动舞蹈教育实践发展,10月14日,艺术设计学院特邀湘南学院教师彭冠兰开展了一场以“湘南地方特色舞蹈素材提炼与教学组合的编创”为主题的学术讲座与实践交流活动。此次活动吸引了我校师生百余人参与,通过理论阐释、动作解析与现场示范及教学,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文化盛宴。
讲座伊始,彭冠兰以“湘南地方舞蹈课程概述”为切入点,系统梳理了湘南地区瑶族传统舞蹈的历史脉络与文化特质,其中江华瑶族长鼓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其动作语汇、节奏韵律和仪式内涵,是《湘南地方特色舞蹈》课程教学内容建设的重要资源。彭冠兰通过分享自身实践研究经历,展示了如何将田野调查中的传统文化符号转化为舞蹈素材,构建“文化认知-动作解构-创意编创”的编创思路及课程体系。
在“教学组合编创分析”环节,彭冠兰带领学生向现场师生展示了瑶族长鼓组合及其原创湘南瑶族“踏”动律,“同边摆”动律,“矮桩”动律等教学组合。现场为大家播放了其原创舞蹈及表演的瑶族独舞作品《鼓语》,该作品以特色鲜明的风格与充满对传统文化敬畏之心的立意,引发现场师生阵阵掌声。
讲座尾声,在彭冠兰的邀请下,台下师生主动登上舞台,亲身学习瑶族长鼓舞组合。彭冠兰手持长鼓亲自示范,将复杂的鼓花拆分讲解教学。同学们从最初的拘谨试探到后来的自信击打,演艺厅内逐渐响起整齐有力的鼓声。最后彭冠兰以“植根湘南,舞承匠心,时光不老,感动不变”的寄语,诚挚的为本次学术讲座与实践交流画上了圆满的句号!(供稿:曹晨璐 审核:胡满仁 核发:宣传统战部)